——读《一天一个好故事》 浙江丽水张一成 (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) 走在大街上的陌生人,和凡夫老师迎面相遇,绝对没有人会想到,此人就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大名鼎鼎的凡夫会长。凡夫老师太平凡了,平凡得就像正在流水线上挥汗如雨的工人,平凡得就像正在田野上默默耕耘的农夫,平凡得不能再平凡。 但凡夫老师绝对不是凡夫俗子,顺便和他交谈几句,你就会为他的学识和素养折服。就像一本越读越精,越写越细的书,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芒。 作为会长的凡夫,首先是一位作者,他投身寓言创作几十年,创作了1500多篇寓言,樊发稼老师评论他的作品“有的作品可称经典作品,是可以传世的。” 《一天一个好故事》就是凡夫老师的一本作品集,2014年5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,全书分上下两册,共收入365个寓言故事。这些故事有好多篇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、高考作文题和各种试卷,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。 在《一天一个好故事》里,我非常喜欢其中的《云雀明白了》这一篇。这篇寓言被收入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《现代中国语文》小学四年级上第一册,并入选不少选本,广为流传。 《云雀明白了》这个故事只有短短3百来个字,却如同剥茧抽丝,写得很细致,很有层次: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,就问:“麻雀阿姨,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?” 麻雀斜着眼睛瞄了他一眼,说:“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?你瞧瞧公鸡!” “公鸡伯伯,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?” 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,反问:“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?你瞧瞧鹌鹑!” “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?鹌鹑姐姐。” 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,得意地对云雀说:“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?你瞧瞧癞蛤蟆!” 后来,云雀遇见雄鹰,便向雄鹰请教:“雄鹰叔叔,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?” “不,不,”雄鹰谦虚地说,“离蓝天,我还差得远呢!” “啊,我明白了,”云雀眨巴眨巴眼睛想,“如果想展翅高飞,就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;如果眼睛只盯在树冠以下,那就永远不可能在蓝天白云间翱翔。” 通过这个故事,凡夫老师告诉读者,一个人如果总是跟不如自己的人比,就会自我满足,不求上进;如果瞄准一个远大的目标,并为之努力,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,永不满足。 凡夫老师就是这样,不断追求,不断超越自己。 2013年,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面临成立29年以来最严峻的一次生死考验,在这危难时刻,凡夫老师虽然已经退休多年,完全可以怡然自乐地安度晚年,但他还是挺身而出,毅然接过会长的重任,率领研究会全体会员,奋勇前进。 担任一个群众团体的领导,要钱没钱,要权没权,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,甚至可以说是一只烫手的山芋,凡夫老师上任以来却做得有声有色。凡夫老师到底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呢? 现代作家秦牧在《艺海拾贝》核心篇中说:“磁石能够把周围的铁吸引过来,但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却不能够发生这样的作用。”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也有诗云:真契当如磁石铁。凡夫老师正像一块磁石一样,把寓言作家们凝聚在一起,如同云雀,展翅高飞。
|